二十五年的實驗-3 全英語幼稚園

二十五年的實驗-3 全英語幼稚園 我的小而美的教室原先學生一周只上兩次課,雖然課堂上全程使用英語,我觀察學習到的只是皮毛,與理想有很大的差距。1990年爾嘉在上了一年中文幼稚園之後,我認為不能再拖延他學習的最好時機,因為所有的母語學習都在嬰幼兒時期,雖然英語不是母語,但若仿照母語學習的方式,成功機率應該會比較大,我認為我必須為他打造ㄧ個全英語的環境,利用外國老師教授全部的幼稚園課程,如此他就如同哥哥爾康在美國讀幼稚園一樣,雖然人在台灣。 我這項壯舉當時沒人敢嘗試,家長質疑這麼小學習英文,是不是會影響中文學習?而且大家擔心的只是升學考試,家長認為幼稚園離升學還很遙遠,恐怕學了也是不了了之,何況當時台灣外國人有限,師資來源就是一大問題。不過我心中很清楚的知道,我的孩子將來不但要能在台灣應付升學,而且要在國外唸研究所,甚至長大成人後能夠在國際舞台上自由發揮。爾康剛回台灣時,我試著拿了高中聯考的英文試題給他嘗試,雖然他那時才幼稚園年紀,但居然成績可以達到九十多分,我的想法是如果幼稚園就輕鬆自然可以學會的東西,為什麼要等到十年後才痛苦勉強的學習?至於學習英文會干擾學習中文,我認為是沒有理論基礎,言過其實。我在美國看過許多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能力幾乎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態度,孩子本身是隨時可以切換不同語言,至少在台灣會說台語的孩子,也沒聽說中文就不好。 心意既定,我就不顧一切勇往直前,除了自己教學,還尋找最好的老師共襄盛舉,為了自己的孩子,我當然希望能有最棒的老師,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大效果。很幸運當時我自己也在靜宜外文系教書有些外國同事,外加認識一些外國傳教士,以及擔任製造F14戰鬥機美國顧問的妻子,我們小小學校臥虎藏龍,他們被我這做母親的心願感動,一起來幫我執行當時視同天方夜譚的工作。 或許真情真的可以感動天,我自己摸索出來的課程竟然用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也還真行得通。當時我只有一個信念,用學習母語的方式學習英文,換言之,就是製造一個全英語的情境,由聽開始,慢慢引導口說,利用大量的圖畫故事,透過自然發音的規則,培養孩子閱讀,當他們具備基本的聽、說、讀的能力之後,再引導他們開始寫,由單字到句子到短文,由身邊的事物到複雜的論述。 而且我深信故事書最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也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當時全台灣只有台北一、二家進口書店為了外僑販售童書,每逢假日我不辭辛勞帶著襁褓中的爾嘉,牽著幼稚園的爾康,一趟趟的來回台北台中選購適合他们的童書,直到整個書店的故事書幾乎都被我收購一空。美國Yve…

二十五年的實驗-2 衙門深似海

二十五年的實驗-2 衙門深似海 上天的眷顧,我們的三人教室很神奇的天天有人前來叩門,或許是因為說得一口道地英語又長得有點像外國孩子的爾康,每天繞在我身邊,許多外人以為爾康有個美國爸爸,好奇想加入我們陣營。在沒有任何廣告宣傳之下,我們小小的客廳卻立即人滿為患,而且還得輪流安排上課。很快的這個「客廳即實驗室」的教室不敷使用,我們必須搬遷。因為我從未想過把這個工作當作生意來經營,只要有學費收入,我就把它投入增添設備改善品質。但也因為我沒有任何資金挹注,有的只是錫東的一份教授的薪水,每次我只能租一個小小場地,當學生擠爆了,再找大一點的場地,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短短幾年內我們搬了六次家,大部分原因是家長慕名而來,學生人數不斷成長,空間不夠。不斷的搬遷,練就了一身膽量,但也因為不斷的搬遷,學校永遠是存不下錢來找個永久的校舍,所以當台灣房地產大漲,地主出售土地而我們又無力購買,只得揮淚告別。 人說衙門深似海,當我只是一個平庸老百姓,我從沒想過與政府打交道是如此艱辛。當我們搬出自家客廳,我立卽申請掛牌。雖然我依照所有規定一步一步提出案件,但不論資料如何準備,政府官員就是有辦法不斷退件。記得其中一個理由是我打算將這個沒有名字的教室取名「社區英語教室」,因為當時學生大多來自左鄰右舍,沒料到官員一看,二話不說就立即駁回,理由是「社區」不能當作是專有名詞。我將所有文件重新更改,這次改用「康乃爾英語」,一方面是緬懷過去在康乃爾的美好時光,一方面是提醒自己隨時能再重返舊地。只是當官員看到「康乃爾」三個大字,頭搖得像浪鼓,文件一丟,問:「康乃馨就康乃馨,康乃爾是什麼東西?妳就不能取個中國名稱嗎?」幸好這位大爺從來沒聽過「康乃爾大學」,因為當時的法令,規定不可以用外國名字做招牌,所以當我硬掰「康乃爾」來自自已孩子的名字「葉爾康」,大爺嘴巴嘟嘟噥噥,但也只好勉強同意。 因為不斷的搬家也意味著必需不斷重新申請執照,更別說因為其他原因必須和官員打交道。當時公家機關多半是靠關係與金錢辦事,我們這種既沒關係也沒錢的小老百姓,基本上只是供公務人員消遣,耍耍威風用的對象。好在當時還年輕貌美,雖然吃排頭,但還沒吃閉門羹。只是有時在市府看到承辦人員與申請案件業者打情罵俏…

二十五年的實驗-1 一顆母親的心

二十五年的實驗-1 一顆母親的心 早餐桌上爾嘉興奮的告訴我,他剛剛查了電子信件,史丹佛大學也給了他研究所入學許可。這是兩個禮拜以來,繼麻省理工和柏克萊大學之後,第三所學校傳來的好消息,而且有的學校還給予五年全額獎學金和學雜費全免的優渥條件。望著爾嘉興奮的臉龐,感覺窗外的陽光特別燦爛,心中的喜悅豈是筆墨可以形容?在經濟海嘯中,爾嘉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學生,竟然可以擊敗來自各國的競爭高手,不但取得入學資格,而且還可以替我們省下千萬元花費,更重要的是我長達二十五年的實驗,終於可以宣佈大功告成。 二十五年前公費留考出國的錫東,在取得康乃爾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後,放棄康乃爾提供的正式職缺,決定返國貢獻所學。當時爾康正就讀幼稚園,爾嘉即將出生,我MBA研究所尚未完成,帶著ㄧ心的不滿與懊惱返台定居。 爾康雖不滿五歲,但說得一口紐約腔的英語,回到台灣別說沒有說英語的對象,連教英語的學校也沒有,所有幼稚園依舊保留打罵式的教育,天性敏感的爾康,每天找盡各種藉口不願意上學,外加對台灣潮濕炎熱的氣候不適應,全身長瘡流膿。ㄧ個人見人愛的漂亮小男孩,竟然折騰成這個樣子。在心疼孩子,對台灣教育充滿失望,又憤怒錫東個人的決定,我暗暗立下心願,我絕對要讓我的孩子保留他的英語能力,隨時我們可以重返美國,繼續未完成的學業! 在美國友人Dotor…

【陳校長 2008年 畢業典禮致詞】

諸位貴賓、家長、小朋友和康乃爾的工作夥伴們: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為小朋友舉辦的畢業典禮。與往常不同的,今天除了畢業生之外我們也邀請恵中學校尚未畢業的小朋友一同參加。此外我們特地邀請台灣發展研究院的貴賓,參加這場盛會。大家都知道康乃爾和台發院將在中科合作興辦全台灣最棒的幼稚園,而且是台灣唯一政府核准的雙語幼稚園,從現在起康乃爾將進入另一個新紀元,直接與國際接軌,我們的新校區佔地…

與您分享

朋友介紹我讀台大教授宋淑萍寫的「媽咪與貓咪」這本書,起先我興致缺缺,覺得光看書名好像是給青少年看的小書,沒想到越看越精采,看到結尾竟然是滿臉淚水,在婆娑的淚光中我似乎看到自己陪著爾康爾嘉成長的過程。 宋教授為了栽培女兒成為偉大的音樂家,不得不當起小留學生的媽媽,看著書中母女之間魂兮夢繫的思念,我很慶幸自己把孩子留在身邊,看著他們長大,陪著他們度過多少充滿歡笑,但也充滿挑戰的日子。人生如此短暫,我很高興當孩子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把孩子送出國門,而是一家人緊緊的守在一起,互相打氣互相支持。 「媽咪與貓咪」這本書讓我看到要成為一個菁英所需付出的代價,天下的偉人除了擁有天賦異稟之外還必須經過多少淬礪?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

哈佛之行(二)

哈佛之行(二) 距離上次哈佛行匆匆一年半,六月上旬懷著興奮的心情與先生飛到波士頓參加爾康的畢業典禮。經過兩年的淬煉,爾康終於破繭而出,在人生的旅程上更上ㄧ層樓,身為父母,心中充滿喜悅和安慰。 在莊嚴的典禮進行中,思緒飛快倒帶到爾康五歲回到台灣,我四處尋找幼稚園但卻遍尋無著的時刻。其實當時我的理想也不高,我只想找一個可以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園所。好不容易經友人介紹,進入一家號稱用愛心打造的園所。爾康是個懂事的孩子,通常與我們特別配合,可是打從入學起,他每天都有各種理由不願去學校。起先我威脅利誘,直到有一天當爾康的老師告訴我,爾康連「2」都還寫錯,原來他把它寫反了,老師求好心切,用作業本當眾敲了他的頭,敏感的爾康深深覺得被羞辱,我聽了心中覺得不捨,很失望台灣的教育一直還是原地踏步。當初爾康在美國唸幼稚園是老師讚不絕口的孩子,後來因為爾康的爸爸堅持要回台灣報效國家,我放棄了一切,爾康也放棄了當時人人艷羨的「兒童天堂」美國。回到台灣的心情五味雜陳,多少的不甘心,但為了維護婚姻也只有讓步。 爾康被老師用本子敲頭的事,成了壓斷駱駝背脊的最後ㄧ根稻草,懷著滿肚失望,我下定決心,我要讓爾康再重回美國。當時第一個面臨的難題是如何保持他的英語能力,所有坊間敎英文的地方只有成人班,總不能送孩子去和成人上課。我的美國友人Yve太太就鼓勵我自己開一個學校,自己來敎孩子。當時自己也在靜宜外文系教書,系上的外籍教授經常搖頭歎息學生愚鈍不堪,我心中很明白,不是學生不努力,實在是過去沒好老師,方法又錯以致底子太差,而荒謬的是這些外文系畢業的女孩,大多數第一志願就是要當英文老師,很難想像如此一代誤一代何時可了,下定決心,至少我不能讓我的孩子步我們這一代的後塵。康乃爾英語學校如此就在我ㄧ心想為孩子創造奇蹟下設立,一開始只有三個學生,當別人聽說我在敎四、五歲孩子學英文時,大家不是認為我瘋了,就認為我是在白費力氣。…

哈佛之行(一)

哈佛之行 (一) 哈佛一直是心中的夢幻學府,即便無緣就讀哈佛,但能以觀光客心態,一窺校園究竟似乎也可以心滿意足。20年前錫東和我帶著當時就讀幼稚園的爾康便是以這種心態一遊哈佛校園。時光飛逝,沒想到當時立志要和爸爸一樣長大就讀康乃爾大學的爾康,20年後居然也獲得哈佛大學青睞,同時獲得二個學院的入學許可,於去年秋負笈甘迺迪學院就讀。 一月底在毫無裝備情況下,冒著美東大風雪千里迢迢飛向波士頓,雖然行前多少人特別警告天寒地凍,風雪交加,恐非探望孩子的好時光,但想看望孩子的心是如此炙烈,再大的風雪也冷卻不了母親想看孩子的心情。 記憶中周邊沒有任何朋友取得哈佛博士學位,包括自認念書不需要太多力氣的錫東也無緣進入哈佛。自然而然我對那些能夠就讀哈佛大學的學生充滿好奇,台灣人才濟濟,但為何鮮少有人來自哈佛? 孩子很興奮介紹他的朋友和我認識,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年輕人居然各個彬彬有禮,活潑快樂,充滿活力與朝氣。想像中在高度競爭環境中的孩子似乎只有個人世界,不是目中無人便是木訥寡言。很驚訝的發現那些孩子看來只是鄰家的孩子,可是這些孩子很有可能會在日後大放異彩,成為世界各國舉足輕重的人物。不少女孩笑容甜美,面目皎好,彷佛之間似乎她們更像伸展台上的名模,而不是每天穿梭教室,抱書苦讀的名校學生。孩子住宿的地方是海倫凱勒當年就讀哈佛的宿舍,經過多年歲月的洗禮,宿舍已呈老舊,簡單的設備但卻不掩昔日風采。同住宿舍的同學來自世界各地,每個人幾乎都有一個亮麗的過去,或者對未來充滿期許。在餐廳中遇到一位亞裔男孩,儘管我只是一個過客,一個學生的媽媽,但他卻能大方自在與我侃侃而談,從他是越南難民家庭出生,到他對亞裔難民第二代成長的艱辛,到他對未來世界的期許,看著他年輕的臉龐,但充滿世故的成熟談吐,令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年輕孩子不論出身如何但激勵向上的心令人感動。 藉著上課的機會,爾康帶我參觀他們學院,一棟簡單建築物,走廊上貼滿了曾經來到這個學院演講的歷史上風雲人物,從甘迺迪、羅斯福、卡特、布希、雷根、柯林頓,到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阿拉法特,甚至達賴喇嘛。這些我們只能在報章雜誌或電視新聞看到的人物,竟然就讀的學生都有機會親自聆聽他們的演講,當面發問問題,這種人生閱歷連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自嘆弗如。 爾康小時曾在美上幼稚園,學得一口美國腔英語,進入哈佛,老師同學都以為他也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偏偏肚子裏的學問騙不了人,尤其哈佛講究菁英教育,即便平日交談、討論皆訓練學生必須用詞典雅,引經據典。孩子雖然在台灣曾得過教育部全國英語演講第一名,也在GRE考試中考了全省最高分,但初入哈佛,吃了不少苦頭,尤其哈佛上課方式著重學生參與度,每堂課都有助教記錄每位學生發言次數,列入成績考核,在這樣高壓力、高競爭氣氛下,爾康無形中也練就了一身膽識。 爾康成長於台灣,接受台灣最基本的國民教育,從小到大念的都是公立學校,又從未參加升學補習課程,為父母省下不少學費,如今哈佛學費昂貴,他也很努力爭取到一份TA(助教)獎學金,雖然金額不多,但也難能可貴,因為要在180名世界頂尖學生中得此機會,其象徵意義更大於金錢本身。 我們很感謝在爾康成長過程中一家人可以緊緊相處在一起,我們不用像一般小留學生家庭和孩子二地相隔,牽腸掛肚。雖然國內的升學壓力也讓我們對孩子有太多不捨,但或許也是因為這些剌激,孩子今天也有足夠能力在哈佛應付…

為何專家學者都反對,家長偏偏一窩蜂。

為何專家學者都反對,家長偏偏一窩蜂。 ─ 談兒童英語教學…

好家庭專訪 ─ 陳校長與主持人葉欣的談話

1.問:幼稚園及托兒所規定不可以聘請外籍人…